14级英语本科1班 郭诗梦
在北外,有灯光在的地方,就有老师;有老师在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信心;有信心的地方,叫做舞台。
——题记
从一开始的胆怯、焦虑到舞台上的从容不迫、收放自如,每一次蜕变都离不开北外,一个给予我机会又见证我像花儿一样绽放的地方,一个走到哪里都无法忘却并深深为之而骄傲的地方;从两年前初入北外到第一次参加全国口语大赛到北京市口语大赛,掌声、鲜花如影随形,但更多的是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的辛苦、汗水、感动,这些被我称之为成长。
与其说作为选手辛苦,不如说这一点一滴的汗水来自于指导教师的耐心批阅和一次次的悉心指导,以及校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学生处老师们的鼓励。训练过程中有过辛酸,有过疲惫,但终究迎来的是知识的沉淀和赏识世界的不同维度。
有人说,如果把人比作鸡蛋,那么从外向内打破的叫做成长;从内向外的破裂叫做蜕变。很庆幸,通过这两次比赛,我同时收获了这两样瑰宝。
每次在接受赛后采访时总会被问到是否紧张,其实在台后候场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比较放松的,真正的紧张来自于工作人员帮我戴上耳麦那一刻,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心,除了高跟鞋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咚咚声还有我的心跳。整个即席演讲过程中,时而动情处饱含泪光,时而振奋时笑逐颜开,在那一刻我才真正领略到演讲的魅力。正如老师曾经教导我们那样:演讲是人类沟通的艺术。
比赛结束,我和伙伴们欢呼雀跃。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摘得的荣誉,更多的是为战胜自我,充实自我,收获自我交出的满意答卷。感谢所有的老师们和到场助威的同学们,感谢你们不辞辛苦的指导和坚定不移的支持。
如今走下赛场,我甚至开始渐渐怀念舞台,怀念在台上充满激情的自我,也怀念和伙伴们同台竞技的酣畅淋漓;怀念的不是取得多令人赞叹的成绩,而是北外西院教室的灯光,那是老师们在下班后牺牲个人时间等候我们的灯光。这时时刻刻提醒我:不要忘记第一次登台时的紧张,也不要忘记第一掌声响起的激动;不要忘记训练过程的艰辛,亦不要忘记颁奖时恩师在台下赞许的目光。
比赛刚刚告一段落,而我们的人生轨道却依旧在继续。未来,它有无限种可能,我和大家约定:虽然我们离开赛场,但永远不会散场。这一路来结下的深厚的师生情、友情将在我的生命中源远流长,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北外人。